
8月7日,公司派员赴漳州邹塘村参观学习,调研多肉植物的行情。同时拜访厦门园林植物园三角梅专家,探讨三角梅在成都小规模生产的问题破解。

提到漳州的花卉,人们首先想到的会是水仙,这里的水仙闻名中外。而如今,漳州又成了全国最大的多肉植物种植基地,占据着全国多肉市场近三分之一的份额,乘车走龙湖赶往邹塘村,一路上有两种东西最多见,一是房子、二是大棚。地里面到处都是高矮不一的多肉植物大棚,为了充分利用土地,大棚间的道路非常狭窄,两个人并肩走都有点儿挤。邹唐村不到3000人,1800亩地90%都种多肉。因为种植多肉,这个村2014年总收入将近8000万元,今年邹塘村的收入能达到两个亿,这基本上,已经差不多是西部某些县城的年产值了中央二套《经济半小时》曾进行专题报道。

由于受到台风影响,天上飘着小雨,在多肉种植户的带领下,我们兴致勃勃地到地头实地参观,了解多肉入门的品种,多肉的养护常识,探讨未来多肉的发展趋势。还初步商定采购物流的细节问题。随后,参观了漳州花卉交易中心。
次日,拜访厦门园林植物园三角梅专家,重点探讨如何破解三角梅在成都小规模生产遇到的低温、催花等问题。专家推荐的沙生植物也令人耳目一新。在白鹭洲公园,吊竹梅、花叶玉簪等地被植物也会让在今后养护业务有所借鉴。高崎机场将座椅和花槽融于一体,将在公司今后租摆中积极采用。